logo MENU
Documentary is Part of My Life
23 May 2014
Documentary is Part of My Life

(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in Chinese)

  • 原文标题:一个讲故事的人——访纪录片独立制片人韩轶
  • 原文出处:浙江大学求是潮
  • 原文记者:姚晓岚
  • 原文编辑:龚涵雨、曾葭文
  • 摄影记者:曹煜
  • 报道日期:2015-05-23

  • 韩轶,国际纪录片独立制片人。纪录片作品《千锤百炼》获49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归途列车》获《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第33届“新闻及纪录片艾美奖” 最佳纪录片奖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

    白衬衫、灰棉裤、马尾辫,干净的脸庞、娇小的身躯,很难想象面前这个看起来仅20岁出头的女生就是今天的讲座嘉宾——韩轶。她缓缓落座,拿起话筒,讲述她与纪录片的不解之缘。

    制片人就是导演的保姆”

    “制片人就是导演的保姆”——这是韩轶对制片人的自嘲式定义。问及原因,她笑着解释道:“导演就应该潜心创作啊,除了拍电影之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她的笑里除了无奈,更多的是对一部影片背后的责任与担当。在韩轶看来,剧情片和纪录片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二者都应该在同样的媒介中得到实现,而制片人的作用就是实现导演拍好片子的心愿。

    她不是出钱的投资人,却总在四处找人出钱;她不是现场的道具师,却在时刻构想场景拍摄的可能性;她不是大老爷们,却也总扛着器械到处奔走。她曾和投资商理论现场录音师的存在感——“声音‘有与没有’和‘好与不好’是两个标准”,那时的她额上还有一层薄汗;她还记得几个男同事为了拍民工挤过长途火车——“他们12个包都不知道怎么上去的”,那刻的她还笑着赞叹着伙伴们的壮举;她参与过影片完成后的一系列幕后工作,画面、声音、原创音乐、调色等等——“希望大家都能把最后的字幕看完”,讲述这瞬间的她眼里有笃定也有些泪花。

    作为一名制片人,韩轶就像一位母亲,妥善地协调、布置着与拍摄有关的一系列工作,灵活地辅助导演与录音师、摄像师等各个人员和事物之间的交接,费尽心力地到各处寻求资金支持。她说,制片人就是一块补丁,哪里缺了就在哪里补上。“保证资金、团队、拍摄不掉链子”是韩轶对自己工作意义的阐释,带着“纪录片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充”的理念,她也用“成就一部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做影片打动的不是一个人的脑子”

    “做影片打动的不是一个人的脑子,而是心”。韩轶说,她更愿意记录有人情味的故事,也更希望她的纪录片有人情味的一面,而这些通常是现在的主流媒体所忽略的。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纪录片的人情味和其应有的客观真实似乎有矛盾之处。对此,韩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不需要在‘客观’上纠结太久,因为摄像师在举起摄像机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客观了”。拍摄前的主观预判,拍摄时的角度选取、构图、对光线的应用,甚至是后期的剪辑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主观痕迹。不过,多年的纪录片生涯已让韩轶钻出这个牛角尖——“我们只要保持着非常开放的心态就够了”,她坦言,适当的主观介入并没有破坏纪录片本身的客观真实,而过分强调客观真实反而会忽略其他一些东西。比如有些生活中一定会做的事,有拍摄需要时,韩轶会提议让拍摄者再做一遍,从而避免因为摄像机长期待机而造成的海量素材的杂乱与浪费;而那些突发性的事件则是无法安排也不会去安排的——“纪录片中的打架情节是无法安排的,我们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安排”。

    为了高效而精准地做出符合主题的纪录片,韩轶的团队通常会在前期做大量的调研工作。《归途列车》的拍摄就是经历了这样的准备过程,拍摄团队一行人风风火火地跑到广东的工厂中去找工友聊天从而找寻故事,在这过程中也做了很多的筛选。韩轶感叹说:“成就《归途列车》和《千锤百炼》这两部片子的其实是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角,其他还有什么技巧能把他们烘托得更好呢?”

    和其他独立制片人不同的是,在韩轶看来,片子的质量和预算的大小成一定正比。她的纪录片预算几乎都接近小成本电影,而每一分钱她都选择用在电影本身的制作而非后期宣传上——“我们不希望最后给观众看到的东西是因为省了一笔钱而出来的东西”。她有时也想过,让自己的纪录片产生在公交车站就能看到海报的那种热度,但一想到这些都要拿钱来换时,她放弃了。她打破传统观念,认为纪录片也要追求戏剧化,要考虑观众的感受,“谁愿意看平铺直叙的流水账电影呢?”永远不尝试,就永远不知道在电影院里也能感受到纪录片的美丽。

    “这是我必经的一件事情”

    曾经担任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记者,出差跑远门几乎都是坐飞机的她,从没忘记关注脚下的那片土地。那时,每年春节她都会被派出去捕捉时事新闻,社会上的很多现象让她感触良多——“城市的灯红酒绿与农村的贫苦落后经常让我恍惚而又心疼”,机缘巧合下,她的理念与同行的摄像师范立欣一拍即合。于是,他们开始了稚嫩而勇敢的初期纪录片拍摄,一直坚持到现在。

    有着多年与国外导演合作经历的韩轶,发现他们关心两点——“什么让你感动”、“你关心什么”。她在迷茫时时常问自己:“我想做什么?我对什么最关心?”不断地发问,让她逐渐明白自己的想法,也对前面的道路有了一份坚定。韩轶笑说身边的亲戚有一次吐槽自己,作为一个女生,做纪录片制片人既不赚钱又不安稳。“为了内心的坚持”,韩轶淡然地回答着,“这是我人生必经的一件事情”。

    她不断诠释纪录片的精神——对世界的好奇心强、阅读量大、喜欢旅行……她怀揣着很多的理念——用视觉语言讲故事,而不是用广播的语言;商业片并不可耻,做不好的故事骗观众的钱才可耻。她收获了很多的感动——在云南,一个打酱油进电影院来的小伙子,在影片结束后亲自跑过来和韩轶说“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没想到能这么好”;《千锤百炼》中的拳击教练因为影片的帮助上了《中国梦想秀》,并在之后获得转正的机会;《归途列车》收获的五万美金全部赠与片中的家庭……在她看来,毕业后找个朝九晚五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我关注历史,也关注当下的社会”,于是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是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要看怎么去改变。”她说,纪录片制作者并不一定能创造奇迹,而更要靠观众走进影院去积累力量。韩轶说着,单手握着拳,眼里闪着光芒。她爱讲故事,更爱讲给大家听,这就是韩轶,一个独立制片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