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ENU
参考消息特稿|中美关系呼唤“善良的天使”
27 November 2018

(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in Chinese)

原文标题:参考消息特稿|中美关系呼唤“善良的天使”
原文出处:参考消息
原文编辑:李颖 宋宇
报道日期:2018-11-27

“我有一个美国梦,但是由‘中国制造’。”当片尾镜头定格在这句话时,剧场内响起一片掌声。

《善良的天使》纪录片首映礼暨中美关系的未来研讨会于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东注文化联合举办,美国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出席当天活动。

这是一场独特的首映礼。没有明星,主创团队却星光熠熠:两届奥斯卡获奖导演柯文思执导,美国知名制作人威廉·蒙代尔和中方制片人韩轶联合制片。没有红毯,海报主题词却力透纸背:“普通人的信念,推动中美关系坚定向前。”

制片人威廉·蒙代尔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他制作纪录片的初心就是“通过讲述普通美国人和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努力化解双方的误解”。CCG主任王辉耀在首映礼上致辞说,在中美即将迎来建交40周年之际,该纪录片的出品恰逢其时,在中美关系的关键十字路口为两国带来新思考。

普通人弥合“信息赤字”

《善良的天使》以基辛格谈论中美关系为开场,采访了一些国际政要和名人,如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中国香港前行政长官董建华等。不过故事的主角并不是他们,而是那些为跨越两国地域和文化差异做出自觉和不自觉努力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有将珠算文化传授给美国孩子的数学老师,有前往亚拉巴马州中国工厂工作的移民工人,还有在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建立“中美友好屋”的中国企业家等。

影片讲述的故事之一发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最贫穷的村镇托马斯维尔,中国公司在这里开设了铜矿厂,为当地解决了300多人的就业问题,让这个30多年来都没有外来投资的地方重获新生。当地一位美国女性下班回到家,欣慰地看着做作业的孩子,这个月她刚从当地的中国企业领到工资给孩子缴纳学费。不同于美国政客口中“中国企业抢走美国人饭碗”的说辞,这样“普通美国人的故事”向观众真实地展示了中美友好往来为两国人民带来切身的改变和收益。

导演柯文思说,在许多美国人的眼中,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是远在大洋彼岸孤独神秘的挑衅者,甚至是敌人。但其实中国并不神秘,他希望两国人民能借此片增进彼此了解。影片主创团队一致认为,与其说中美之间存在“信任赤字”,不如说中美之间存在“信息赤字”。影片中这些“民间外交官”的故事能帮助搭建两国交流和互信的桥梁。

制片人韩轶说,这就是该片精雕细刻五年、跨越四大洲拍摄、脚本累计超过850个小时的原因所在,他们希望寻找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并将之串成一串珍珠。

美国人对中国了解远远不够

蒙代尔认为,相对而言,中国对美国的了解远多于美国对中国的了解。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好奇心可以说在两年前都没有如今这么强烈。部分原因是特朗普在总统竞选中提到了中国——尽管不一定是正面评价,但引发了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好奇心。美国人这才意识到他们实在太缺乏对中国的了解。

蒙代尔认为应该激发更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借助电影可能是方法之一。当年美国总统候选人艾伯特·戈尔为了让公众关注全球变暖问题,亲自出演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出乎意料地收获过亿票房。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时涉及中国的话题有可能推动更多美国人走进影院。蒙代尔希望届时该影片可以化解中美双方对彼此的误解。比如,很多中国人不理解,美国虽然非常发达,但仍有很多不发达的地区。这些急需外部投资的地方其实为中美两国提供了合作机会。

普通美国人通常只看到赴美旅游的中国游客,然而正如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在影片里所说:“我们认为他们很富裕,但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富裕。”很多美国人没有意识到中美两国有很多相似点。比如,中国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为全球化付出代价。

中国的付出配得上它的繁荣

来自云南小山村的工人保万利在埃塞尔比亚的山区修桥。远在他乡已三年之久,他错过了儿子的出生。由于当地通信问题,他和妻子通电话都要爬到山顶或高处去。电话打通了,这头听着儿子的咿呀学语声,电话那头的妻子眼泛泪花……这正是蒙代尔在影片里展示中国承受全球化代价的视角之一。

中国有6000万留守儿童,占中国儿童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这些儿童不得不和父母分开,由祖父母抚养长大。而西方世界对这样的中国社会形态并不了解。
这种中国人已熟知的常态在柯文思看来是“最令他感动的故事”,也是“西方人眼中很难想象的牺牲”。他说:“中国的复兴之路并不容易,中国人配得上他们现在拥有的经济发展程度。”

在首映礼观影之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指出,希望能有更多的类似影片在美国放映,让美国人了解中国对开放型世界经济抱有善意,中国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今天。

“民间外交家”搭建沟通桥梁

片尾拥有“中国制造”美国梦的梅莫·马塔来自美国得州,他在上海担任一所学校橄榄球队的教练,娶了中国妻子。工作中,马塔要求中国学生自己穿球服,不能由父母代劳,学生家长也慢慢习惯了这位“洋教练”倡导独立自主的西式教育。生活中,夫妻二人手拉手在乡下田间散步,相约年老后回到这个安静的地方生活。

点滴平凡的画面让观众几乎忘却这是多元文化家庭,美国人与中国人其实多么相似,大家的目标、梦想与期待同样是更美好的未来。

蒙代尔说,如果我们遵循一种所谓“民间外交家”的做法,推动普通的美国人和中国人搭建互相了解的桥梁,弥合双方的差异,那么中美关系就可以从彼此容忍差异的现状,发展到化差异为资源的未来。